欢迎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韭菜有机生产的关键技术集成及示范--刘梅
2020年08月11日 16:47  浏览次数:725

大家好!我是植物病害综合防治研究室的刘梅,2012年来所后主要从事果蔬病害绿色防控技术的研发及病原菌抗药性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示范等工作,近年来,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京市科委项目、叶菜创新团队及院青年基金的支持下,选择通州、顺义等地开展了韭菜有机生产的关键技术集成及示范,全程不使用化学农药,春茬韭菜的种植效益较常规种植可增加1-2万元/亩。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在北京种出质嫩辛香、风味浓郁的有机韭菜。

韭菜是多年生宿根性蔬菜,原产于我国,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我国广泛种植,全国常年栽培总面积达40万hm2以上。“香椿芽、头刀韭、顶花黄瓜、谢花藕”被称为北京乡村的四大鲜,韭菜也成为北京百姓餐桌上的特色传统风味蔬菜,并可以周年生产。但近年来,京郊韭菜的生产不容乐观,以灰霉病和韭蛆为主的病虫害成为制约韭菜生产发展的重要障碍,防治不当带来的“毒韭菜”等质量安全事件引起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恐慌,甚至谈“韭”色变,严重制约了韭菜产业的高效健康发展。因此,在北京发展有机韭菜能提振消费者信心、增加种植收益、优化社会和生态效益,具有广阔前景。

为实现韭菜的有机生产,从品种、栽培、植保、肥水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探索和验证,形成了全链条的整体解决方案。品种筛选上,通过连续3年的田间调查,在气候适应性、病虫害发生、休眠性、直立性、叶色等多个性状综合比较的基础上,筛选出顶丰9号、久星18号等适应京郊不同栽培模式和茬口的韭菜品种;栽培技术上,避免选用种过百合科作物的地块,采用基质穴盘育苗,做好温湿度调控;植保方面,对于灰霉病的控制,采取覆盖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全程病害防控技术。产前做好田园清洁、轮作倒茬等,产中实施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和农业防治为基础的综合防治策略,产后做好病残体的无害化处理;而对于韭蛆,集成了多种防控手段,在农业防治方面,做好清洁田园、合理密植、适度施肥、滴灌浇水、计划性收割等工作都利于降低韭蛆的虫口密度;生态调控上,高温闷棚、日晒高温覆膜均可以减轻韭蛆危害;物理措施上,设置防虫网、悬挂色板、以及安装杀虫灯等方式均有一定的效果;在生物防治方面,生物农药和天敌的使用是重要的举措,苦参碱、辣根素在田间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而昆虫病原线虫、剑毛帕厉螨等天敌的释放能够取得持续控害的目的;肥水管理上,根据韭菜的生长期和土壤肥力,定植前可用沼液、蚯蚓肥、生物有机肥等作为底肥,避免使用秸椰糠等基质,夏季养根期间注意控水控肥。

据统计,自2017年以来,京郊韭菜的种植面积已连续3年扩大,今春本市韭菜新增面积超过100亩,通过本套技术体系的示范推广,可在北京实现安全、地道口感韭菜的周年连续供应,同时也为种植户增收、推动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收听。

来源:植环所广播站

Copyright © 2015 - 202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京ICP备13038350号-7